今年以来,梧州市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创新,以“1+N”多地联评模式为核心,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“两湾”资源,不断扩大珠西流域跨省合作联盟范围,实现资源高效共享、区域协同发展。上半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成交488项,总金额35.31亿元,节约财政资金5617.85万元;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覆盖率、全流程电子化率均达到 100%。
“1 + N”多地联评
在常态化实行“网上不见面开标+双盲+分散+远程异地评标+智能监管”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,梧州市推行“1个主场+ N个副场”多地联评机制,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主场,联合广东惠州、肇庆、清远、贵州铜仁及广西南宁、百色、玉林等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场,通过随机盲抽异地专家、云上签章、区块链存证等技术,在广西率先实现水利工程主场项目跨省“多地共评”。
6月中旬,梧州市长洲防洪堤南堤扩建工程两项采购及安装项目高效完成,首次实现粤桂两省四市专家同步在线评审,评标时间缩短20%,企业差旅成本降低100%。上半年,全市已开展远程异地评标776项(主场281项、副场495项),异地互抽专家965人次,专家资源库规模扩大3倍。
强化联合监管
梧州市落实《梧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》等三项制度,市行政审批、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城乡建设、交通运输、水利等8部门建立健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机制。上半年,专项整治抽查27个工程项目(占总量37%),重点核查招标代理、专家评标、交易流程等环节,合格率100%。通过数字监控、区块链存证等技术,实现交易全程留痕、违规实时预警,助力优化“清廉梧州”营商环境。
此外,梧州市联动广东肇庆、云浮、清远、惠州、河源等6市组建“珠江-西江流域”跨省评标联盟,共享专家资源并实行物理隔离评审,从源头杜绝人为干预。上半年,联盟已完成跨省项目20项(工程类18项、采购类2项),成交金额13.46亿元,节约资金1535.39万元。近两年累计合作63项,总金额39.8亿元,累计节约资金2.1亿元。